財政儲備是上一代的「老本」
政府財政儲備有七千多億,外匯儲備則有三萬多億。年輕人若果真的那麼介意跨代搶奪資源,那如果我們今天「Hold」住上一代儲下的財政儲備,似乎我們這一代才是跨代搶奪了上一代的資源。因為這些儲備都是上一代儲下的,即使是扣除了用作穩定貨幣的聯繫匯率﹙按某些堅持不應跨代搶奪資源的看法,應該連聯繫匯率也計算在內,因為上一代沒責任保持這一代的聯繫匯率穩,我們這一代應自行找幾萬億回來「填氹」﹚,即使這筆錢再沒有任何進帳,以現行的方案也足以支付約100多年的開支。要是堅持不能跨代搶奪資源,那是否應先分了這些錢,至少應分完即止?
如果將外匯的自由儲備加上財政儲備,即有約20000億,以3%的年利率來計算,每年則有600多億的入,足以支負每年全民退休保障在高峰期所造成的額外開支,香港納稅人甚至不用支負一分一毫餘,還有額外收入,而全民退休保障的開支高峰期將在2061年完結。當然,這要社會充份認同全民退休保障是十分重要,整個社會共同承諾下不動用儲備在其他的地方上。雖然,這本是政府收入的一部份,但這是上一代留下,會賺錢的「遺產」;甚至與年輕一代無關。換言之,政府的收入除了稅收和一些雜項外,還有財政儲備和外匯儲備的利息來「食老本」,筆者的提議就是將那些會賺錢的「老本」先留給上一代。當然,這筆錢如果去了全民退休保障身上,政府還是要另外找其他錢來支付政府日常開支。但我們年輕的這一代在道義上應先將上一代的成果留給上一代,自己的一代應負上自己一代的財政開支;上一代有的「老本」應優先留給上一代。
政府收入重整
而香港的收入大部分是來自利得稅,而香港是全球利得稅最低的地區之一。而正如筆者所言,光是各項儲備的利息已經足以支付全民退休保障的金額,政府加稅是應付本身正面對的結構情財政赤字。香港的利得稅為15%-16.5%﹙視乎是否法團的業務﹚以2014-2015年度的稅收總額約為1300億[1],政府可以考慮提高利得稅2%-3%,這會為政府帶來每年約200-300億的額外收益。政府可考慮同時調高薪俸稅的標準税率防止公司將利潤轉到老闆的個人薪金以較低的標準税率逃過利得稅,而香港交標準稅率的人只佔香港納稅人士不足2%,而他們一年的收入均是超過162萬。說穿了,加稅最多的是企業和有錢人,而不是升斗市民。這樣說來,年輕一代就不用再像強積金般,額外再「供」一筆佔收入足足5%的款項來支持全民退保的開支,而基層打工仔供足四十年都未必有一百萬的回報[2]。而是整個社會的財富再分配。在分配的過程中,高收入人士的付出佔大部分,低收入人士的付出佔少部份。
與此同時,政府應同時取消強積金計劃,在全民退休保障實行後,這對僱主和僱員都有益。現行強積金制度要求僱員開一個強積金戶口,僱員每月將薪金的5%存到該強積金戶口,同時,僱主額外再供該僱員薪金的5%存到強積金戶口,那強積金戶口每月便有該僱員的薪金的10%進帳。一個人工作約三十年後,強積金戶口的結餘就有約三年的全年薪金﹙假設沒有加薪,沒有額外獲利﹚,在他退休後可以取回強積金使用,而這筆錢的風險還要是由個人自行承擔的。取消強積金可以令僱主將部份強積金的供款變成剛才筆者提過增加利得稅的部份。對於僱主來說,那些錢到底是入了僱員戶口的帳戶還是到了政府戶口是沒分別的,除了部分錢可以作對沖機制之用之外。僱員也可以「供」少筆錢,或者將當中的極少部份用作政府的額外稅收。
結語
筆者要強調。這不是因為全民退保才要額外收稅,而是要處理政府本身的結構性財政赤字才加稅。而正正香港的收入大部分是來自利得稅,加税最大的影響的一定不會是基層打工仔。現在網上有不少言論認為,全民退保的資金來源要是來自我們這一代打工的人士。說什麼世代之爭;現實上,承擔政府最大的開支從來都是企業。而今天出現了這些人口問題因為香港政府本身並沒有正視人口老化和出生率低的問題!
現在已經不是說全香港市民每人要付$3000來支付全民退休保障,只是將上一代的其中一些成果,即是「各項儲備的利息」分回給他們,作為答謝。如果我們的社會真的認為現在我們這一代不用負回自己的責任,光是「食老本」和交現有的稅項,可算是攤分上一代的工作成果。要是我們涼簿至此,堅持上一代不儲錢的話,「仆街唔好喊」,甚至連上一代的「各項儲備」的收益都要由我們獨佔的話,那我們社會可算是道德淪亡了。
[1] 參:http://www.censtatd.gov.hk/hkstat/sub/sp110_tc.jsp?tableID=193&ID=0&productType=8
[2] 一位年薪約$20,000元的年輕人在40年後退休時,強積金戶口只有不足100萬。
– See more at: http://news.memehk.com/posts/13573#sthash.VopIjEkX.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