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青先生在他的文章中花了不少筆墨來討論學者方案,指出這方案等同西方國家的「隨收隨支」制度,因此無法長期維持,又謂學者方案提出的各種融資方法,加上政府注資一千億,學者自己們計算都只能捱到2064年。這裏有幾點點解必須予以澄清。
正如筆者上周所言,早期西方國家搞的退休金制度確實很多都是「隨收隨支」,人口老化及年輕人口減少令到這一類方案難以長期維持。施先生對文章中提到一些西方社會改革退休金的方法也是事實。不過必須留意一點,西方社會改革退休金制度,並不表示他們要取消這個制度,而是要令退休保障制度可以長期有效維持下去,也要保證所有退休老人都能繼續得到保障,改革成功與否則是另一個問題。
香港社會現時面對的困境,正是香港沒有退休保障制度,而不是因為香港已經有一套難以長期維持的退休金制度。
現時,社會要透過綜援制度來支持全港六分之一長者的生活,另外加上有超過六成長者申請生果金或長者生活津貼。這些都不是全民退休保障,但已經用去每年社會福利總開支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這一種以一般福利開支來支持部分退休長者的生計,一方面是侵蝕了其他福利環節的資源,另一方面也是難以持續的。
綜援本身便是一種隨收隨支的機制,政府每年透過各種稅收及其他收入得到資源,然後分配予各個政策部門,部門則分配給他們各自需要服務的對象。香港人口會繼續老化,不搞全民退保,社會保障制度的開支只會繼續增加。
政府在其諮詢文件中提出的其中一個模擬方案,即政府傾向的「有經濟需要方案」,實際上只是綜援制度的加強版,同樣沒有解決融資問題。雖然受惠的人數會因此而受到限制,但因為融資問題沒有解決,到頭來仍然是難以持續。正因如此,學者方案的主要特點,是有一個完整的融資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