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工黨主席郭永健】
甚麼是年金?跟大家認知的定期存款有甚麼不同?
年金是會用本金派發,即每月派發年金後,本金就會減少。而定期存款派了利息後,本金並不會減少。
政府的例子,65歲男性,繳付100萬保費,保證每月年金HK$5,800,一年約7萬元,但不代表每年有7厘回報,因為最後本金是會減少。
政府指內部回報率有4厘,又是否真的每年穩袋4厘呢?政府沒有告訴你,投保人是要達到預期壽命,才有4厘回報。舉例指,65歲男性投保,要有86歳壽命,而女性則有要90歲壽命。當你達到這個歲數,平均每年的回報才差不多有4厘。
相同例子,男性65歲投保,如不幸81歲離世,他的平均回報只有1.3%。70歲離世的話,每年平均回報更是負數,是負3%!如果投保一年後離世,家人一次過取回本金,就要蝕26%;如果不取回本金,繼續收取年金直到保証期,回報又有幾多?那則要等到第14年完結後才取回金錢,而每年的平均回報就只有0.7%。但相反來說,如果長命到95歲,每年的平均回報就有5.6%。
沒錯,年金是一個鬥長命的遊戲。
究竟4厘追不追到通脹?過往十年,平均通脹率約3%,但在八、九十年代,通脹往往超過8%。以上數據可作參考,是否追得到通脹也是未知之數。
不少長者會認為買完年金,然後再申請長者生活津貼就好。可是大家則要留意入息及資產的審查線。事實上,每月年金是會當做「長生津」的每月入息,而買年金的本金則不會當做長生津資產。以單身人士為例,資產少過$334,000就可以申請。如果某位老人家資產有90萬元,他只需要用60萬元買年金,咁剩番30萬資產就可以攞長生津。問題是,大家要衡量下餘下的金錢是否足夠應急,以及用大部份積蓄買年金,是要面對上述所講的風險。
那麼年金可否代替全民退休保障?年金的金額是不會隨通脹調整,但全民退保是係會隨通脹調整。此外,年金計劃需要經過不同行政程序,包括交予銀行銷售,當中涉及不少行政費用;相反全民退休保障則免審免查,節省不少行政費。還有,年金計劃的保費豁免可當做長生津的資產,有錢買年金的長者跟基層長者可以享受一樣的褔利,令人質疑政府自打咀巴,違反過往稱要集中資源幫助最有需要的人的原則。
一句到尾,政府設立了高額長生津及年金計劃,都不能夠取代全民退保,將所有責任推向個人處理。最後,大家要緊記,現在簽署的只是認購意向表格,不代表交了表格後就必須認購。到正式決定是否購買年金時,大家不妨停一停、諗一諗,才再作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