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兆彬:集體儲蓄彰顯公義,絕非世代之爭

(原文刊於《主場博客》2015年12月27日)

為期半年的全民退休保障諮詢剛剛展開了數天,一直不打算推行全民退保的香港政府今次使出了「厲害」的政治手段。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高調指出,全民退保將增加年輕人的負擔,把長者和年輕人對立起來,回避增加大企業利得稅等可能性。這一招挑動世代之爭,借力打力,嘗試剌激起一些年青人,特別是部份因雨傘運動而關心時政的年青人,加入反對全民退保的行列。其客觀效果是分化民主派陣營和社運群眾,製造內耗,打散爭取全民退保的民間力量。

究竟推行全民退保會否增加青年人的負擔?是否「打劫」下一代?不推行的話,又如何?長者和年輕人是否對立?本文將嘗試回應這些疑問。

首先,香港人口急速老化是鐵一般的事實,最新的人口推算顯示,65歲或以上的長者人口將由2014年的107萬(15.4%人口)倍增至2064年的258萬(35.9%人口),75歲或以上的長者人口亦由53萬(7.6%人口)上升至162萬(22.6%人口);撫養比率(每千名適齡工作人士須撫養的年幼和長者人口)將由2014年的371名,上升至2064年的831人。

由此可見,青年人供養長者的負擔越來越重,其實是一個難以逆轉的事實。增加青年人負擔的原因當然並非全民退保,而是人口急速老化的事實。除非我們選擇捨棄這班長者,否則,關鍵在於我們這一代人應該用甚麼社會政策去面對上述的問題。單靠稅收去支撐的福利政策,包括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和綜援,將無法有效應付未來人口老化和長者貧窮的問題,因為在人口老化的高峰期,政府將沒有足夠的財政能力去應付如此龐大的開支,到時候就不得不大幅加稅了!因此,我們這一代人必須未雨綢繆,及早儲蓄。

青年人也是未來的長者,一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長遠來說,每個人也能夠受惠。現時的「不論貧富」方案並非單純是隨支隨付(pay as you go),亦不單純是年輕人供養老人家,而是一種混合「隨支隨付」(pay as you go)和「預籌積累」(Pre-funded)、能者多付的養老金制度。例如「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方案建議政府先要投放 538 億元(按通脹調整至2015價格)種子基金;現行用於高齡津貼和長者生活津貼的日常開支亦會作為定期供款;僱員和僱主各將 2.5%月薪作為全民退休保障的供款,而強積金則改為每月供款 2.5%月薪;向盈利每年超過一千萬元的企業額外徵收1.9%利得稅。

如果「跨代資源再分配」是不合理,那麼全民免費教育制度,是由上一代人資助下一代,為甚麼又可以接受呢?這不就是意味著我們要供養別人的子女讀書嗎?公立醫療制度也有類似的情況,為何我們要供養別人看醫生呢?現時的高齡津貼「生果金」,70歲或以上人士是不用接受經濟審查的,右翼是否應該爭取生果金設立資產審查制度?

全民退保的方案中,政府注資的首筆538億元種子基金,現時的長者在過去也有份貢獻的,所以計劃根本就不單純是跨代資源再分配,更是富人與窮人的資源再分配。這是一個退休保障安全網,社會集體為未來投資,是真正惠及每個香港人的「未來基金」。因此,越早實行有關政策,越能發揮這計劃的集體儲蓄功能。

最後,筆者想補充出一點,社會上並不是所有年輕人也有經濟能力供養父母,有多少年輕人可以每月交六千多元家用給父母嗎?若果有了全民退休保障,在大財團、僱主、政府的協助下,反而輕減了年輕人經濟壓力。另外,不是所有人也有生兒育女,有子女供養自己。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建立社會就是要體現互相幫助的精神,而不是各家自掃門前雪,所以才會有各種的社會保障制度。有能力者付出更多,幫助弱勢群體,進行財富再分配,長遠建立一個公義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