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將在年底進行退休保障公眾諮詢,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主張,政府應以港大研究團隊的研究結論為基礎,集中討論如何落實全民退休保障及不同全民方案的融資方式,包括聯席無須額外供款的「全民養老金」方案。
為此,聯席推出「融資方法計清計楚」系列文章,期待社會聚焦討論全民方案融資方式,提防政府進行「假諮詢」。)
每當討論全民退休保障時,社會除關注計劃的性質外,更為重視計劃的具體融資內容,也就是錢從何來的問題。現時方民間最少有6至7個有詳細融資細節的全民退保方案(註1),當中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工聯會及公共專業聯盟三個方案在周永新報告內有詳細的研究和分析,而周教授亦在報告中亦提出自己的薪俸老年稅方案。
融資假設
現時全民退保的方案,其人口老化及勞動人口的假設,均採用政府統計處的數據,推算年期至2041年。根據有關資料,本港長者人口在2041年將達250多萬,而勞動人口則會在2017年後開始回落,至2030年後趨向拉平(見周永新技術報告第3頁)。而周永新報告則再將各不同方案的融資假設歸一,以便作出比較,例如設定實質工資增長率為零、實質投資回報為2%、利得稅水平鎖定在2013年等。另外報告亦就長者社會福利的使用率及政府的承擔比率作出推算。
養老金水平
在各個全民退保方案中,均會每月向香港65歲或以上長者定額支付養老金,金額要確保維持長者的基本生活,各方案的金額由3000元(周永新方案)至3800元(社會保障學會方案)不等,當中民間主流的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建議金額則為3422元(2013水平)。養老金的開支會隨長者人口逐年遞增,金額亦會按通賬調整。此外,推行計劃亦會有一定的行政費用,按周永新報告推算,全民退保計劃每年行政費約為2.4億。
僱主僱員融資
各全方案縱有不同融資的模式,但大致上均為僱主、僱員及政府三方融資。僱主僱員融資主要按薪金比例每月供款或徵稅,金額由薪金1%至5%不等,而各方案的供款上限亦有不同,當中周永新方案就將薪金劃分為三等級,最高徵收2.5%老年稅,薪金上限為12萬(即每月最多付3000元),爭取全民退保聯席的方案供款上下限則與強積金現水平看齊。
在供款模式上,各方案亦有分別,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採用強積金轉移方式,僱主僱員供款全民退保後強積金亦可相應減供,因此實質並無額外供款。而公專聯及周永新方案則無涉及改動強積金,需就全民退保再額外供款/徵稅。街工方案則主張廢除強積金,每月僱主及僱員各5%供款全數轉作全民退休保障。
政府承擔
政府承擔則主要將現時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及綜援標準金額等開支撥入全民退保計劃,2013年有關開支約為176億,預計至2041年有關金額會隨人口老化遞增至485億。此外,部份計劃亦建議政府應額外注資種子基金,而工聯會方案則建議政府在每年的財政盈餘中撥出5%到養老基金。(見周永新技術報告第23頁)
其他融資途徑
除上述融資方法外,亦有建議透過開徵累進利得稅或將土地基金利息撥入養老基金,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建議向1000萬盈利以上大財團多徵1.9%利得稅作全民退保之用,每年可為養老基金帶來額外102億融資。亦有民間團體提出進行稅制改革,全面檢示香港的財富分配。
不同經濟情況下的測試
周永新報告對三個全民退保方案分別進行「穩定性/敏感度測試」,假設在不同經濟情況下對全民退保方案的影響,當中工聯會方案及公專聯方案因其實施年期及供款年期較晚,以至在2041年推算期完結時儲備出現赤字,但報告亦指出,只要有關方案稍作修改,期末仍可有一定結餘(見技術報告第23頁)。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的方案,則在基準情況下錄得不錯結餘,在2041年儲備高達1270億, 而在敏感度測試中,即使在出現長期經濟不利的情況下,有關方案2041年仍錄得790億元儲備。
總結
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曾指出各個全民退保方案關會「爆煲」,但其實當我們細心分析,就能發現情況並非如此惡劣。全民退保能否可持續,是受各個不同的變項和融資方法影響,在向公眾進行諮詢的時候,準確的數據以及公開的推算方法實必不可少,各關注團體多年努力,以及周永新報告的分析已為理性討論全民退保打下重要基礎,政府亦需改變以往黑箱作業的做法,不應以偏頗不全的數據誤導公眾。
註1:包括爭取全民退保障聯席、工聯會、公民黨、公共專業聯盟、社會保障學會、街坊工友服務處及周永新薪俸老年稅方案,部份方案內容可參考《全民退保》第三期,〈香港各個「全民退休保障方案 「全民退休保障方案」簡介〉, https://goo.gl/q2AzG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