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些已經確立了其身份的社會成員,就算是沒有自助能力,不能靠自己、也不能靠家庭,社會整體也不大可能置之不理。一方面是人道主義的考慮,另一方面也是從社會穩定的角度來考慮。自由經濟學派也有不少人認為,如果社會上有一個長期生活於貧窮狀態的社群而不能得到恰當的處理,自由市場的有效運作的也會受到危害。
人口老化是社會發展的結果,社會廻避不了。如果個人及家庭都不再是有效而可靠的晚年依靠,社會有責任透過政策安排來幫助他們準備,或保障他們可以得到一個合理的生活水平。這正是要求政府制定社會政策,保障退休生活的基本原因。
說要搞退休保障制度,很多人便會條件反射地說,退休金制度千瘡百孔,西方社會的退休保障制度令國家負債沉重。因此都要不斷要作出改革,否則公共財政難以為繼。
這些說法提出了問題的一面,卻往往忽略了問題的另一面。
首先,可以用另一角度問,如果沒有設立退休保障制度,今天西方國家的情況會如何?任何人今天都可以事後孔明地批評,說西方福利國家發展退休金制度的時候,是建基於錯誤的假設,沒有想像到拿退休金的人可以這麼長壽,也沒有預計生育率下降會令老年人口比例變得那麼高,更沒有預計到經濟增長經過高速的起飛階段之後會面對這麼漫長的低增長期。但不正是這些因素令退休保障制度顯得特別重要嗎?大家試試去想像,假如現時人口老化嚴重的西方社會沒有退休金,因而有三分之一長者而生活於貧窮線之下,社會還會繼續大致保持穩定嗎?
所有社會政策都是一樣,隨著時間總會面對一些原本預料之外的變數和問題。有問題便作出應對及變革就是了,總不能因為出了問題便把制度一筆抹殺掉的。政策原本要針對的問題不會因而消失,政策原來的目標與善意還是要繼續尋找出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