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家臻:港人如何抵禦長壽風險

(原文刊於《蘋果日報》2018年9月14日)

9月9日,勞福局局長羅致光以〈政府沒有任何打算降低或延後領取生果金的合資格年齡〉為題撰寫網誌,說明港人平均壽命增加的情況下,政府仍沒有調高合資格領取生果金的年齡,同時亦表明反對將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長者乘車優惠及醫療券的合資格年齡降低。
政府雖沒打算降低或延後領取生果金的合資格年齡,但在去年梁振英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便宣佈將申請長者綜援年齡由現時的60歲收緊至65歲。政府一意孤行,認為收緊長者綜援可鼓勵長者就業,政策將於今年底執行。

以削福利鼓勵就業不合理

長者較以前長壽是事實,但以鼓勵就業為由削減福利根本於理不合。綜援的原意是提供安全網,使申領人的入息能應付生活的基本需要;在沒有證據顯示60至64歲長者的生活基本需要有所減少便削減綜援,就是漠視這班長者的基本生活,有違綜援的原意。
我認為政府可透過不同措施鼓勵60歲或以上長者就業,例如延長公務員的退休年齡。現時綜援所提供的失業保障已非常不足,壓低底線只會令綜援申領人更加貧窮,不能應付生活。就業與否是個人選擇,也要配合市場需要、整體經濟環境多種因素,福利的多少與就業未必有關。
羅局長又提到俄羅斯退休年齡的爭議,當中涉及退休金赤字問題。香港正是沒有完善退休保障制度的地方;強積金不足保障退休生活,主婦更是毫無保障,不少長者只能依靠積蓄退休。人均壽命延長對沒有穩定收入的長者極為不利,積蓄每天消耗何來安全感?香港需要完善的退休保障制度支援抵禦長壽風險。
生果金雖沒有入息審查,但金額只有1,345元,不足以保障退休生活,只是聊勝於無。長者生活津貼2,600元,但設有入息及資產審查,不時有夫婦因資產及入息申報引起爭端,也有資產轉移的道德風險,何況也不足以應付退休生活。
政府推出「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將津貼提高至3,485元,與民間提出的全民退休保障接近;但津貼仍停留在審查式福利制度,設有資產及入息審查,排拒有儲蓄的長者。長者有20萬資產應付疾病或身故所帶來的開支算多嗎?現行制度下這位長者只能領取普通長者生活津貼,直至資產只餘14.6萬元。更大問題正是俄羅斯面對的問題,政府只透過稅收支付長者的福利保障;長遠人口老化會令財政難以持續,到時又要削減福利或提高領取的年齡門檻。
說到底,小修小補不能解決退休保障不足。在大問題不解決的情況下,收緊長者福利年齡當然引起激烈反對,政府不延後領取生果金的年齡我也認同,但其實政府最需要是盡快落實三方供款、融資方案被精算過可持續的全民退休保障制度,保障所有長者享有退休保障的基本權利。

邵家臻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