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日,林鄭月娥走馬上任,成為香港回歸以來第四任特首。《香港01》在那期社論中明確指出,林鄭若要當一個積極有為的特首,就不能只圖一時掌聲,而是必須着手處理各種深層次結構矛盾。在香港經歷了一場空前的社會動盪後,她終於在上周三(10月16日)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後知後覺地宣布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大規模收地建屋,這證明我們一直以來的倡議並非紙上談兵,而是切實可行。只是,地有了,我們卻笑不出來。
持續四個多月示威雖是偶發的,但背後的社會經濟因素卻是結構性的。我們不只一次提出,主權移交以來的連場示威衝突,本地政治矛盾和陸港矛盾只是表面原因,真正根源是深層次結構矛盾,當中住屋問題更是癥結所在。若要克服這一矛盾,小修小補並不足夠,深刻全面的結構性改革必不可少。可是,那位曾被譽為「好打得」的特首,有大刀闊斧地推動改革的能耐嗎?
《香港01》兩年前便指出,林鄭的「第一課」,是深思如何當一個具領導力的政治領袖。此後我們層層剝筍、不厭其煩地探究香港的深層次矛盾體現在哪裏、應該如何處理,期盼這位特首能果斷推動改革,根治香港的社會經濟結構沉痾。這份《施政報告》理應是衡量當局是否真正痛定思痛、認識香港核心問題的關鍵指標,但實際上卻無法讓市民相信,當局能夠妥善規劃與運用手中資源,從而提升市民福祉。林鄭在本屆任期已過了兩年,在香港經歷如此深重的衝突之後,依然交出一份「唔湯唔水」的功課,是否還有資格稱得上是對未來有願景、有承擔的政治領袖?
在香港經歷如此嚴重的衝突後,林鄭月娥依然交出一份「唔湯唔水」的功課,令人大失所望。(李澤彤攝)
2017年7月,香港在經歷了以鬥爭為綱、動輒以敵我思維處理矛盾的梁振英年代後,迎來了林鄭月娥。雖然當時民意普遍較支持另一候選人曾俊華,但基於林鄭具備觸碰新界僭建、丁屋截龍等棘手議題的往績,不少人覺得她比很多官僚更有擔當、更有魄力,因此選擇對其「疑中留情」,寄望這位出身基層、年幼時需伏在床上做功課的特首不會碌碌無為,而是能夠與民connect,處理諸如覓地建屋、落實全民退保,以至重啟政改等棘手議題。
必須指出,林鄭上任時評分雖然高達61分,看似相當不俗,但實際上是受惠於梁振英不得民心所致。只要她稍有表現,便容易獲得民眾認同;但倘若無法「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多高的民望也會揮霍掉。觀乎林鄭上任後的表現,第二個情況不幸出現,現時甚至有不少人覺得她比梁振英還要差。
香港並非無地 只是政府無心
眾所周知,土地住屋問題是香港種種社會問題的癥結,它可追溯至港英時期的「大市場小政府」、「積極不干預」思維。由於受到這些「思想毒素」影響,回歸後的特區政府遲遲未見思維革新,欠缺執政者應有的理念和視野,沒有深刻認識到自己應該重拾對土地議題的主導權。正因如此,即使既得利益勢力,特別是「地產霸權」繼續橫行,林鄭亦沒有魄力直面問題,變相加劇深層次結構矛盾。
今年《施政報告》堆砌了二百多項措施,林鄭看似在土地住屋議題上有所承擔,包括將推出更多過渡性房屋和租金津貼,但真正能夠幫助市民守住生活底線的政策,包括租務管制等均告欠奉,根本無法觸動既得利益勢力的乳酪。
整份《施政報告》堆砌了二百多項措施,但真正幫助市民守住生活底線的卻久奉。(李澤彤攝)
港府去年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土地大辯論」,各界藉此確認解決蝸居之苦是主流民意。可惜的是,當局依然故我,例如僅把粉嶺高爾夫球場中的32公頃土地收回用作建屋,其餘140公頃土地則絲毫不動。倘若林鄭真心希望香港人毋須為住屋問題費煞思量,為何不在《施政報告》中改正錯誤,宣布全面收回高球場?
政府怠政懶政,確實已到了令人哭笑不得,甚至絕望的地步。今次報告確認,政府將會收回的私人土地約700公頃,預計其中400多公頃會在未來五年收回,遠多於過去五年收回的20公頃。對此,我們已多番質問,既然土地一直存在,為什麼政府之前收地時總是「懶懶閒」,逃避分配社會資源的應有責任?倘若林鄭早在兩年前就下定決心大規模收地,繼而興建廉價而優質的公屋,正在輪候公屋的基層市民便毋須繼續苦等。如今政府已知道收地是切實可行的,那為什麼不能繼續改變官僚作風,精簡土地回收與建屋的行政程序?是否需要社會繼續施加壓力,才懂得推動更全面的改革?
土地共享計劃 變相官商勾結
林鄭月娥終於承認香港並非沒有土地,但是否就能帶來曙光?答案顯然沒有那麼簡單。從如何興建、建什麼類型房屋,或多或少可以看出政府是否真正認識經濟民生所面對的結構性問題。一個反映政府理念不清的例子是「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今年報告承接去年提出的政策方向,推出為期三年的「先導計劃」—發展商可申請改劃私人土地,政府則會額外提升發展密度,而最少七成新增樓面面積須撥作政府屬意的公屋或「首置」類別,餘下土地可保留私營房屋發展。
能供興建公屋的土地一直都存在,只是政府過去沒有魄力,善加利用。(資料圖片/吳煒豪攝)
《香港01》評論去年的《施政報告》時,曾經指出「土地共享」等同「公私合營」,難以擺脫「官商勾結」之嫌。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在機制上如何達致透明,但由於發展商可決定、整合農地發展範圍,並且可先行規劃、興建區內基建配套,並在補地價中扣除有關開支,意味土地發展主導權仍然在地產商手中。顯而易見的是,如果不理順政商關係,那麼在地產商逐利的邏輯下,上述安排必然產生諸多問題,最終只會鞏固,而非撼動早已嚴重異化的既得利益格局。
我們一直強調,重奪土地與住屋發展主導權是房地產市場與產業改革的起點。這並不是否定地產商的作用,而是將地產商利益、政府責任,以及市民住屋需要三者的關係進行結構性重組。總之,地產商可以獲得合理利潤,但絕對不能讓他們綁架整個社會的發展。
放寬置業按保 加劇供樓壓力
至於最多人談論的措施,莫過於按揭證券公司將把為首置人士提供九成按揭保險的樓價上限,由400萬元翻倍至800萬元。這種安排其實極端危險,政策公布後有樓市專家警告,一成首期就可上車,一旦經濟轉差便容易製造更多「負資產」。另一方面,新安排只會增加業主的供款壓力—《香港01》引述經絡按揭計算,在供款期三十年、按揭利率2.625厘的前提下,原本800萬元物業的首期,將由原本六成按揭的320萬元,勁減至80萬元,但由於借貸額度大增,以往由月入約46,053元以上便能通過壓力測試,升至要月入75,359元,每月供款將由1.9萬元大幅增至近2.9萬元。如果利率回升,業主面臨的衝擊將會非常大,可見這種高風險政策根本就是飲鴆止渴。
放寬置業按保,不單令首置人士「供數」壓力更大,更會催谷樓市。(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800萬港元相當於100萬美元,這個價錢足以在美國購置高級豪宅,但在香港只能「蝸居」。香港本來就流傳很多「勵志」故事,許多小夫婦為了買入稍為體面的居所而節衣縮食,即使成功置業亦不敢生育,只可以飼養寵物。殘酷的現實是,新安排沒有改變「置業至上」的邏輯,不單令首置人士「供樓」壓力更大,更會催谷樓市,令市民為了「磚頭」更加費煞思量。事實上,就在《施政報告》出台當日,地產股上升,足以證明誰才是新房策的受惠者。
理應引領社會 推卸責任可恥
理順自身角色、肩負帶領香港的責任,是港府應該明白的道理,可是,我們至今仍未看到林鄭在這方面有突破性的認知。在這份《施政報告》中,她強調政府會在維持自由市場經濟的前提下,積極發揮「促成者」和「推廣者」作用。必須留意的是,「維持自由市場經濟」、「尊重自由市場經濟」、「促成者」和「推廣者」等概念,早在2017年她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中出現。毫不客氣地說,即使過了兩年,哪怕香港經歷了回歸以來最暴力的反修例運動,她依然對政商關係存在誤解,覺得政府只是市場配角,而非引領香港前進的主導者,繼續將社會發展的主導權讓渡給商界和資本,這種行為本身就是深層次結構矛盾的根本所在,她對此卻毫無警覺。
土地問題如何摧殘香港人最基本的安居樂業訴求,社會大眾恐怕已熟之能詳,毋庸再贅。林鄭月娥上台超過兩年,社會動盪亦已逾四個月,如果她真的有理念、有魄力,那麼必須在理應為香港帶來曙光的《施政報告》中指明方向,讓市民對未來重拾信心。可惜的是,在內地官媒、本地建制派,以至主流民意都要求港府切實解決深層次結構矛盾的共識下,林鄭依然故我,令人失望。
究竟,是她低估了香港人的智慧,還是大眾高估了其能力?究竟社會要給出什麼樣的聲音,才能喚醒這位後知後覺的行政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