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報導】【退.憂?】中產退休人士 想睇個孫長大 又怕積蓄唔夠使

(原文刊於《蘋果日報》2016年3月3日)

晚年若能無憂過活,長命百歲固然是樂事。然而,當生活指數愈來愈高,人均壽命愈來愈長,即使退休前有一定積蓄,面對漫長的黃昏歲月,又能否退而無憂呢?

記者:梁嘉怡  攝影:彭志行

物價貴 退休後使費較預期多Angel現年61歲,剛退休一年多,以前在保險公司從事財務策劃,平均月入最少有兩三萬元。以往Angel時常替客人做退休計劃,自己亦有儲起一定積蓄,一直未有太擔心自己退休後的使費,甚至十分期待將來盡情享受人生,「前半生就係為家庭,為兒女,後半生我就諗住吃喝玩樂,係為我自己而活。」

Angel閒時喜歡去旅行,跳舞和相約朋友遠足等,生活亦算寫意。不過退休後的使費原來比她想像中多:之前她預計只需約6000元便可應付每月開支,可是如今算上管理費等等,實則要8000多元才足夠,「以前買魚我記得五六十蚊都得架,宜家就要90幾100蚊,都幾肉赤架。呢輪買斤菜都要廿幾蚊斤,個使費變咗大咗。」未退休前,Angel也不會刻意去計「婆仔數」,不過退休一年多,Angel開始變得精打細算,熟悉各區街市行情;快餐店一碟飯要40元,她於是會叫多飯,和丈夫兩人分享一碟飯,「又可以環保,又可以慳錢。」

有積蓄 仍擔心疾病及長壽Angel慶幸有兒子幫忙分擔供樓開支,令她減輕了一大壓力。靠自己的積蓄,日常開支總算不成問題,不過她依然提醒自己要慳儉,只因將來的醫療開支實在難以預期 —— Angel十年前曾患乳癌,雖然有買醫療保險,不過保期只到70歲,「我當然梗係希望唔返發啦,但唔講得埋架嘛…到71歲先返發呢,咁我就真係好徬徨啦。」

Angel另一憂慮,是不能預計積蓄要用到何年何月,「未退休之前,就覺得自己(計劃到)70歲就已經OK架啦,但到60歲嘅時候就覺得,70歲可能唔死得喎,要plan多十年,精打細算啲,攤長啲黎使囉……以前會覺得,我睇到個孫讀小學就好啦,宜家就黎讀小學,睇到佢大學畢業幾好啊,睇到佢結婚幾好啊。咁但係你嗰段時間,就會年紀愈長,變咗會諗到自己年紀大,真係長命百歲會係屋企人一個負累……一諗到80歲之後嘅嘢就會好驚。」

有積蓄亦要節衣縮食 政府現時正就退休保障諮詢公眾,Angel希望政府可以落實全民退保,「工作咁多年,我又交咗好多年稅啦,我地呢個階層入面,其實係無咩得著。如果真係全民退保,會開心好多。」像Angel這樣有一定積蓄的退休人士,雖不至於徬徨,然而面對疾病、長壽等隱憂也有壓力;許多長者積蓄比她更少,他們的退休生活又有何保障?

中大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於唱表示,雖然現時未有準確的統計數字,估算長者退休後平均有多少儲蓄,但估計有三成長者只有約十萬至百多萬元資產,去維持退休後二三十年的生活;他們要擔心醫療、房屋等開支,部分甚至有供養父母等壓力,「基本上要節衣縮食先應付到退休生活。」加上現時領取綜援及長者生活津貼的長者超過五成,「其實需要退休保障嘅長者係好多。」

黃於唱參與過港大教授周永新的退保研究,他認為全民退保可作為社會基建,既有穩定收入保障所有長者,同時減輕年青人供養上一代的壓力,而不一定如政府所說,必須向市民大幅加稅才能維持全民方案。例如180名學者聯署提出的「全民養老金」方案,便建議由政府先一筆過注資1000億元,並將每年的社會保障開支(長者綜援標準金額、長者生活津貼及生果金)撥入計劃,而全港僱員及僱主則各付出一半強積金供款,再加上盈利超過1000萬元的大企業增加1.9%利得稅,如此一來,不需要一般市民額外供款,亦可支撐全民退保至2064年,並且有超過1000億元結餘。

到底現時退保諮詢有何爭議點?只得微薄積蓄的長者,更自言「無資格退休」?想了解更多,請看本系列另外兩集報道。

【退.憂?】退休保障傾緊咩 你又知幾多?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03/19514361

【退.憂?】66歲清潔工:無資格講退休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60303/54820861

Angel說以前不會計「婆仔數」,不過退休後的使費開支比預計多,故要慳儉一點,自言現在十分熟悉「街市行情」,要更精打細算。

黃於唱教授表示,雖然現時沒有準確的統計數字,估算長者退休後平均有多少儲蓄,但估計有三成長者只有約十萬至百多萬元,維持二三十年的退休生活,不少人需節衣縮食才能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