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表示現屆政府要運用「理財新哲學」,大膽增加開支,另外引入兩級制利得稅,向企業減稅。現任行政會議成員、金融管理局前總裁任志剛也稱樂見政府「投資未來」,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但這些改變並不代表新政府會摒棄新自由主義的福利路線。政府即使增加經常開支,往後制訂社會政策時,都將以個人投資、創造市場和資產建設為首要考慮,非但未能進行財富和資源公平再分配,反而鞏固貧富懸殊。
不少新自由主義政府(neoliberal state)的主要任務,就是透過各種方法來激活市場,例如以增加公共開支,甚至動用武力來創造市場。自由主義政府(liberal state)是小政府(limited government),新自由主義政府也是「小」政府,但它的「小」是指少搞社會福利,但在軍事、政治上卻積極介入,例如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打擊工會運動,因為她認為工會妨礙市場運作,反映新自由主義的政府以政治力量創造市場出來。
放回香港的脈絡,林鄭月娥甫上任,馬上推出「3萬元學券」計劃,讓攻讀私營自資院校的學士學生得到公帑補貼,就是政府企圖擴大私立大專院校市場之舉。
公帑補貼市場 加劇服務私有化
在安老和養老範疇上,出現同樣以公帑補貼私人市場的趨勢。政府推出並延續安老相關服務券的試驗計劃,設立與通脹掛鈎債券(iBond),讓市民養成在市場購買債券的習慣。本屆政府亦將推出年金計劃,它並非純粹退休政策工具,也是一項金融投資工具,除鼓勵長者靠自身資產養老,根本是企圖激活私營退休金融市場,讓更多私人企業投身參與其中。配合推行中的逆按揭政策,將原屬於整體社會承擔的退休保障問題繼續交由市場處理,令香港社會走向金融化。
政府變身成「推動者」(enabling)角色,透過政策推市民走入市場,以自行累積資產方式,解決生活需要,最終政府便可減少直接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但是,在金融化社會下,政府推動全民參與金融遊戲,令每人恍似變得像資本家去思考,以投資心態理解和決定社會上每一件事;可是,個人和家庭卻要孤立地面對劇烈經濟波動,承受一切風險。單靠個人建設資產,在資產泡沫爆破、經濟出現大幅波動時,根本無法保障基本生活。
「理財新哲學」只是偷換概念的假貨
新政府「投資未來」思維的問題,在於將福利分成積極和消極。在這種思考框架下,教育被視為「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的「投資」,是好和積極的開支;相反,任何涉及恆常現金支付的政策,例如綜援,就被視為壞和消極的福利。「投資」強調激勵福利受助人,要求人們主動和積極地在市場裏增值、攀升和建設資產,卻不支持不含「投資」元素的福利政策。但這二元框架卻忽略社會服務作為市場以外第二分配的作用,例如可負擔的房屋、全民醫療等是有助社會勞動力的再生產,具穩定社會的作用。
政府在大幅增加開支的同時,卻假借「累進利得稅」之名,引入向企業減稅的兩級制利得稅,企業首200萬元利潤的利得稅稅率,將由目前的16.5%,降至10%;之後的利潤稅率則維持不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劉怡翔今年8月表示此舉令庫房每年少收50億元。政府自恃有龐大的財政儲備,卻不願向大財團及透過在「資產增值」賺取暴利者徵稅,所謂「改革」只是繼續鞏固不公義的稅制,根本缺乏財富再分配的效果。香港的貧富懸殊居全球前列,堅尼系數已達0.539的新高。我們認為兩級制利得稅應改為向高盈利的大財團提高利得稅的稅率,以及開徵資產增值稅、股息稅、土地囤積稅及物業空置稅等。
根本的社會改革才是出路
政府的理財「新」哲學,說到底只是偷換概念的假貨,將社會服務市場化,令香港社會愈趨金融化,完全談不上令社會更公平。甚至令財富更集中在私營企業手上,普羅市民捉襟見肘。民間一直倡議的「社會投資」,清楚要求公共資源運用必須以改善市民生活質素、減少貧富差距,令全民受惠為最重要的原則。不少根本的社會改革如全民退休保障、安老規劃、房屋、教育、醫療等都是刻不容緩,跟政府的「社會投資」概念是南轅北轍。若政府仍滿足其新自由主義的老路,社會矛盾只會愈積愈深!
作者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高級講師、民間長遠社會發展運動成員
[李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