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跟老人走」這個觀念的形成

(原文刊於《AM730》2019年12月20日)

在這裏已經一再提過,公共政策要討論的就是在資源分配過程中,市場、包括政府在內的公營體系、及由家庭及社區構成的非正規支援部分之間的責任分擔及角色。理論上,面對公共服務的供應不足,有需要的人唯有轉向市場購買所需的服務。再者,隨着經濟水平的上升,會有更多人有足夠的支付能力,可以轉向市場購買比公共服務更優質的服務或產品。情況就等於富有、有資產、收入較高的人,會買豪宅買私樓,不能得到家人幫助或支援的,又不足以承擔市場樓價及租金的人,就唯有申請資助房屋。

這一個觀念,用在長者的服務上也是無不可。當政府提供的支援不足,有能力的長者,或者有家人願意承擔責任的長者,理論上可以轉向市場來滿足需要。過去幾十年的經濟增長,也令很多人相信,今天的長者應該會在經濟實力及生活水平上有所提升,他們的家人也更有能力去支援長者。而且,生活情況改善了,可能就不能滿足於只維持於基本水平的公共服務,轉向市場的動力便會更大。

這種觀念用於香港是否實情,可以說是見仁見智。經濟實力較強的長者確是多了,但如果根據最新發布的「2018年香港貧窮報告」,仍然有超過三成長者是生活貧窮線以下,這一點政府也難以否認。這也證明了筆者一向的看法,沒有一套全面而合理的退休保障制度,加上家庭制度的變化,對「家庭責任」、「孝道精神」等價值觀也在轉變,令香港的長者陷貧的比率機會仍然很高。依賴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仍然是不少長者的唯一選擇。

無論如何,站在合理施政的角度,政府確實有其理據去研究如何把更多有購買能力的長者引導向市場,減低公共服務及公共財政的承擔。這涉及要提高市場參與的誘因,也要令香港人,包括長者及其家人,在觀念上提升轉向市場的動機。所謂「錢跟老人走」這個意念的源頭正在於此。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周三、五刊登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