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統計處上月中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至10月經季節性調整失業率維持6.4%,就業不足率維持3.8%。數字沒有發生變化,能否說明港府有效緩解失業問題?如今第四波疫情來襲,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估計,失業率可能繼續上升,突破7%。如何紓解失業人士及其家庭所處的困境,成為擺在港府面前刻不容緩的問題。
就此,《香港01》與黃洪教授進行對話,探討如何認識當前的失業率與就業不足率,以及香港勞動力市場正面臨怎樣的危機。黃洪認為,不能單一地透過比率分析香港勞動力市場的情況,而要通過具體的數字變化,對失業及就業不足問題進行整體的分析。他指出,香港正在出現的新隱患,即勞動人口下降,其中以中年青年人為主力,這或導致撫養比上升。此外,黃洪批評政府過於關注比率,忽視了數字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的人。「我們應該關注數字背後的這些人:有多少人?處於什麼樣的生活狀況?在勞動力市場正在面臨怎樣的問題?」
香港01: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的數據,當前香港的失業率和就業不足率分別維持在6.4%和3.8%(圖一),這些數字折射出香港當前勞動力市場的何種問題?
黃洪提出,不能單一地去看失業率或就業不足率這些數字。看勞動力市場的情況要關注三個數字:勞動人口、失業和就業不足人數。(香港01製圖)
黃洪:我們不能單一地去看失業率或就業不足率這些數字。看勞動力市場的情況要關注三個數字:勞動人口、失業和就業不足人數。要整體地而非單一地去分析。另外,分析數字的重點不是看比例,更加重要的是了解實際數字:有多少勞動人口,有多少失業人數、就業不足人數。
香港目前的統計數字比較複雜,因為是用三個月的平均數字去計算。然而,最近幾個月包括疫情等各方面的變化都很快,每個月都有點不同,如果看三個月的平均數字就很混亂,並且滯後。
香港01:我們應該如何去讀這些數字,數字背後反映出怎樣的問題?
就業市場存隱患 青年勞動人口明顯遞減
黃洪:無論去看失業率還是就業不足率,它的分母都是勞動人口,即是用失業人數或就業不足人數去除以勞動人口,以計算出一個比例。那麼,當勞動人口已經發生很大變化,再去看比率就有問題。
我這次看到比較核心的問題是,自去年起勞動人口開始減少。從數據可以看到,今年7至9月的統計數字顯示,香港有388.46萬勞動人口,比6至8月的388.88萬減少了四千多人。這是三個月的增減數字(圖二)。
黃洪指出,當下最需要關注的變化在於香港整體勞動人口減少。(香港01製圖)
如果我們去看一個月的變化,5月和6月勞動人口分別增加了1.26萬和2.09萬人,這是合理的。因為當時正值暑假,有很多中學畢業生和大學畢業生進入勞動市場,所以在6、7、8月勞動人口應該增加。但是8月和9月勞動人口分別減少了9,100人和1.35萬人,這就不合理。
2019年整體勞動人口減少,可能是因為香港出生的人口減少,因此適齡畢業生減少,影響了勞動力市場。即便如此,與去年相比,減少的百分比大概在0.1%至0.2%,低於1%。直到2019年12月開始超過1%。這幾個月以來,勞動人口每三個月都是下降2%左右。
那麼,實際減少了多少人呢?2020年1月到9月,時而減得快,時而減得慢,甚至在5月、6月勞動人口有所增加。那麼,為什麼從去年11月、12月勞動人口會減少?可能與社會事件有關。1月勞動人口明顯下降,應該與疫情有關。
香港01:一般而言,會有什麼原因造成勞動人口減少?為什麼會出現這現象?
黃洪:為什麼勞動力市場人口增加減緩或者減少?一是適齡畢業人口減少,二是部份人選擇離開勞動力市場。離開勞動力市場可能存在三個原因。一是提早退休,一個五六十歲的成人本來不用退休,但因為很難找到工作,所以就不去找工作,選擇提前退休。這樣的人群在學術上有個術語叫做「失望的勞工」(discourage worker)。在政府的定義下,不找工作不屬於失業,而是離開勞動力市場。
第二種情況是移民。今年以來大家都聽到很多核心年齡——即三十幾歲的中年人選擇移民,離開了香港的勞動力市場。第三種情況,我認為可能存在的一種可能:僱主不想請年輕人,年輕人也不想工作,不進入勞動市場。去年開始為什麼會有近萬人離開勞動市場?要驗證我們的推測就要看一看究竟這些走了的人,他們的年齡層和性別分布是怎樣的。
整體勞動人口減少,其中以青年、中年為主要群體,老年勞動人口反而增加。(香港01製圖)
查閱相關數據可看出,今年第二季20至24歲的男女合計勞動力人口從第一季的21.46萬人下跌到19.61萬人,減少了1.85萬人。奇怪之處在於,第二季是4至6月畢業季,怎麼會是減少而不是增加呢?為什麼20至24歲的勞動力會少了這麼多呢?是不是移民或去外國讀書?當然存在這種可能,但是有沒有這麼多呢?再去看55至59歲,第二季比第一季勞動力人口增加了千多人;60至64歲增加更快,多了萬多人;65歲以上也在增加,而且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勞動人口達到15.73萬人。通過這兩組數字發現,提早退休的假設並不成立。年紀較大的勞動人口過去一直減少,現在卻相反,開始上升。從去年社會事件及疫情之後開始出現這個變化。
中年勞動人口的情況也明顯下降。40至44歲在第二季度減少6,900人,45至49歲減少2,800人。這些中年人去了哪裏?可能提早退休,也可能找不到工作,失業了很久,選擇移民離開勞動力市場。但問題在於,按理說這些人要養家,自己也要生活,應該處於失業人口當中—即是說即使找不到工作,也不應離開勞動力市場。那麼,40至49歲群組有將近9,700人離開這個勞動市場,這是很不合理的。
通過數據可以看出,勞動力市場人口不斷下降,若以年齡層區分,以年輕人為主,其次是中年人,而60歲以上長者勞動人口反而上升。此外,還有失業人口和就業不足人口,我們都要用年齡層的分析方法去認識。
回到第一個問題。其實,從今年1月份開始,勞動力人口已經下降較快,差不多每三個月下降兩個百分點,已經非常誇張。分母變化很大的情況下,再去看失業和就業不足的狀況,其實更加嚴重,人數也更多了。
香港01:是不是較諸失業率與就業不足率,我們更應該關注實際數字?
黃洪:失業人數從1月份開始每月增加1.37萬人、1.63萬人、1.22萬人。可以看出在疫情爆發之後,失業人數上升得很快,每月有萬幾人失業。相對應的,失業率也在迅速上升。
之後4至6月,從按每月人數增減來看,失業人數是下降的,而季節性失業率雖然在緩慢上升,但增幅明顯降低,6月以後基本上停止上升。但是前面說到,失業率回落也是因為分母減少。再去看失業人口呢,23萬、24.1萬、24.25萬、24.83萬,實際上都是一萬一萬地增加。儘管失業率穩定,但是,整體人數上升得很快。
香港01:失業人數和就業不足人數都出現大幅度上升,香港的勞動力市場顯然在經歷巨變。在你看來是什麼原因造成?數字變化反映出哪些問題?
黃洪:我認為首先是因為疫情,第二則涉及就業不足的問題。
一般來說,就業不足和失業的關係是這樣:先失業,找不到全職的工作就去做兼職,或者降低工資,從而變為就業不足。另外一個可能性更大的情況是先就業不足。製造業年代有一個詞叫做「吊鹽水」,吊鹽水給你,你就不會立即死。即是說,保留工人的職位而不是立即解僱,等到經濟復蘇了再請回這些工人。
黃洪分析認為,保就業計劃實際為「政策性吊鹽水」,能保住失業率不致上升過快,但卻不能從根本上保障勞工權益。(盧翊銘攝)
香港目前出現的則是「政策性吊鹽水」,即政府所謂的保就業計劃。「保就業」其實就是數人頭保住工人的工作,但工人需不需要返足工呢?沒有保障,甚至可能會被迫放很多無薪假。所以政府的保就業政策下,我們看到就業不足人數一路直線上升,從1月開始每個月增加萬幾人,說明當時已經不夠工開。這很明顯是受到疫情的影響。
到4至6月數字有所下降,當時就業不足的數字和失業的數字趨勢相似—這是疫情的影響。但是到9月開始,就業不足數字在下跌,反而失業數字在上升。這個新的情況就比較令人擔憂:這部份人可能由就業不足變為了失業。申請第二次保就業計劃的僱主減少,可能是因為他們覺得即使有政府的資助也難以支撐下去,所以準備解僱僱員。
我們還應該注意到9月份勞動人口也減少了一萬多人,但是失業人口增加了五千多人。中間不見了的這批人可能就是由於就業不足,吊了很久的鹽水,故選擇退出勞動市場,或移民、或讀書。令人擔憂的是,勞動人口減少可能成為一種常態,這值得我們關注。
目前政府和媒體都比較關心失業率、就業不足率這些數字,其實應該在作出整體分析後關注數字背後的人:有多少人?處於怎樣的生活狀況?在勞動力市場正在面臨怎樣的問題?